9月29日,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東線小許家樞紐至遙墻機場段改擴建工程項目順利建成通車。
項目起自濟南繞城高速與濟廣高速交叉的小許家樞紐,途經高新區、歷城區,止于移址新建后的機場收費站,路線全長5.465公里,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雙向八車道。項目建成通車后,對于提升濟南繞城高速東線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構建機場周邊區域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暢通省會經濟圈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聚焦精細化,推動項目提速增效。
作為進出濟南遙墻國際機場唯一高速通道,主線車流量大、社會影響程度高,項目圍繞“不中斷交通”的要求,科學編制施工總體進度計劃,與交警、運營等單位建立“一路多方”聯勤聯動機制,統籌做好“保安全、保暢通、保建設”工作,有效克服交通組織復雜、保通難度大等難題,實現了工程建設三階段“無斷點導改”。項目研發了“建設期交通流分析及決策平臺”,通過對交通大數據深度挖掘,實現了精細化區域路網分流,降低全局交通擁堵和用戶平均繞行成本。項目深挖潛力、多方施策,堅持“謀著過、算著干”的原則,全力走活降本增效“一盤棋”:小清河特大橋利用既有橋梁進行保通;機場收費站占壓重汽廠房,由整體拆遷調整為局部拆除加固方案;優化溫泉路、收費站廠區布局,避讓10kV電力線塔等設施;通過調整跨徑,增設擋土墻等方式,避讓多處管線,上述措施大幅降低了工程建設投資。
聚焦品牌化,打造優質平安工程。
項目緊緊圍繞“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目標,在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提升項目安全性、耐久性和建設品質。項目創新總結了“一個體系、兩個機制、三型文化”的“123”安全工作模式,定期邀請行業知名專家開展“平安工地”建設全過程咨詢,與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應急專家探索開展“四不演練”新模式。依托智慧云平臺,優化特種設備工況監測、重要部位視頻監控等,信息化賦能“平安工地”建設。堅持網格化管理,通過“隨手拍”“工管通”等信息化手段開展全員隱患排查,縱深推進安全隱患動態“清零”行動。應用新型護欄養生設備、不銹鋼模板,提升混凝土護欄質量;應用三維激光攤鋪機提升橋面鋪裝的整體質量。小清河特大橋創新性采用了桁式加勁連續鋼箱梁結構形式、鋼-UHPC輕型組合橋面板、栓焊結合的連接方式等多項先進技術;頂推采用同步控制系統,實時監控梁體的變形及臨時支架基礎沉降等情況,確保頂推施工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聚焦數智化,助力智慧繞城建設。
預制梁場采用“移動臺座+自動液壓模板+數字化養生+智能張拉壓漿”的制梁工藝,建設“設備智能化、生產標準化、過程可視化、數據實時化”的新型智慧梁場。項目打造了由自動鋼筋階梯上料、數控液壓鋼筋剪切、全自動斜面鋼筋彎曲、全自動鋼筋滾焊等組成的“上料-剪切-彎曲-焊接”智能鋼筋聯動生產線,實現鋼筋加工的自動化生產。項目秉持“創新引領、品質耐久、安全可靠、智慧共享”理念,持續開展科研創新工作,開展“高速公路改擴建路基變形協同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的課題研究,解決高速公路改擴建新老路基精準協同與沉降控制難題,榮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開展“高速公路城區段改擴建施工期主動交通管理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研究,實現交通流量監測、擁堵預警和事件報警功能,提升極端天氣和特殊事件下的應急處置能力;開展“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精細化建造關鍵技術創新與工程應用”課題研究,提高瀝青路面質量管理水平和使用壽命,榮獲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項目致力于激發全體參建人員創新創效活力,形成“小清河特大橋主橋工藝質量提升”等QC成果9項,并斬獲多項全國微創新大賽獎項。
聚焦綠色化,推動低碳環保實踐。
項目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環保要求,通過拌合站全封閉管理、原材料分類堆碼、機械設備環保“一機一檔”信息卡等措施,有效抑制揚塵。積極應用節能技術與清潔能源,淘汰高能耗老舊設備,實施工程機械和柴油貨車準入制度,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電動旋挖鉆、電動灑水車等綠色設備,有效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預制梁板養生采用大型全封閉混凝土構件智能養生棚,使用自動噴淋系統進行養護,養生用水收集后經滴灌設備過濾后循環使用,節水效率達47%。推廣廢舊材料高值化資源化利用,將老路銑刨料、橋梁拆除產生的廢棄混凝土、老路邊坡防護及排水的圬工材料經回收后全部予以高附加值利用。積極推廣應用植物纖維毯技術替代傳統的圬工防護,大幅減少水泥用量,有效降低碳排放。應用玻璃纖維復合增強材料的新型隔離柵,開創無鋼隔離柵的環保應用新方向。
分享到: